Monday, July 12, 2010
「五條人」給基督徒音樂人的一條問題 - 古斌
「五條人」,一隊操廣東海豐話的廣州音樂組合,六月廿六日週六,一個下雨的晚上,就在林國璋牧師的邀請下,在基督教善樂堂搞了一場音樂會,出席者約六十人。兩小時的聚會,說是五條人「PK」(比拼)「一同堂」(善樂堂三位弟兄的組合),其實也沒有計分制,不過是交替表演,讓大家一同觀摩。
雖說「五條人」,也只有兩位成員,起初是五位的,但隊員「結婚生仔」去了,便留下兩人,但名字保留不變。成員之一阿茂說:「我們海豐跟你們香港一樣,說人是『一條』的。」時間到了,阿茂和仁科便踢著拖鞋,拿起結他和手風琴,走到台前,阿茂用普通話把第一首歌的故事說了一遍,便用海豐話唱出來。
要講五條人的特色,角度很多,當晚會後,便有朋友從民族音樂學的角度說了一遍。林牧師忽然點了我名字,我沒說幾句就回座,因為,我看到的是一條不易解決的神學問題。要說五條人有甚麼好?那是因為他們夠地道、也夠敏銳。在田間與老伯的一席談,就變成《李阿伯》;牙痛往蚊香廠找師傅摸門釘?就變成《夢想化工廠》。小人物的故事,透視大時代的無奈。當然,也別忘他們往往用上相當長的時間,彈奏「前奏」,這個前奏,就足以帶你「入戲」。
尋找教會音樂的創意枷鎖
反省基督徒音樂?讓題材更地道不就完事了嗎?不會的。不妨觀察,有一些音樂人,例如劉以達,才華洋溢,但一「轉台」搞福音詩歌,你會驚訝他怎麼「俗套」了?放棄了他的曲風,也放棄了他的敏銳。
曾在網台「葡萄樹傳媒」策劃了一個節目,找來劉港源和文恩澄主持,旁邊我就聽他們跟嘉賓暢談。不少歌手都大談他們怎樣熱愛音樂,音樂怎樣是他們的生命--只是,這些澎湃在甚麼佈道會的演出裡,就會馬上消聲匿跡。似乎,基督徒圈子有一些不成文的枷鎖,窒息你的創作,令你必須弱智、令音樂必須被矮化,它只餘下作為佈道會warm up的功能(襯托大牧出場!)。這時候,甚麼「流著音樂的血」?「算把啦」!
先不談音樂近乎侮辱自己的與佈道會結合,單單談敬拜音樂的風格本身。當聽著「一同堂」(且慢,這不代表他們差勁)的創作,敬拜音樂要給你甚麼?當「五條人」把他們的「喲呵嗨!」穿插在音樂裡(這叫吼大概源自民謠?),我想到一個字來形容敬拜音樂:無縫(seamless)。
「無縫」的追求,不是自聖樂已有嗎?我們有大條道理把音樂變得無瑕無疵,例如甚麼「將最好獻予主」云云。無瑕,即是「遮瑕」;人誰無瑕?對不對?那麼遮掩掉的是甚麼?是身體。我要指出的是:音樂的感染力,固然是人心靈的感染力,但它是用身體傳遞的,讓別人的身體承受自你身體而來的情感。我認識福音歌手鄧婉玲,有人說她的聲線有撫平人心靈的能力--留意,能力在哪裡?在於聲線,在於身體(不是那個樂譜)!當阿茂在「喲呵嗨!」的時候,當他眉頭深鎖的彈著前奏時,是甚麼感染我們?是那份認真。認真的臉容,就夠動人。
若有人教敬拜,是教你怎控制氣氛,其實,那是教你造作。想清楚!甚麼是敬拜?就是「將身體獻上」。不是「死唱爛唱」就是獻上,而是讓「身體」甘願為神而去給別人觸碰,身體不再留為己用,而是裝載聖靈的器皿,或怒吼或婉約。
天衣無縫≠道成肉身
我敢說,若基督徒音樂不能撫摸人心,那是因為它的神學出了嚴重錯誤:它忘記了道成肉身神學的音樂實踐。「道成肉身」的邏輯是「A中有x」(詳見筆者「信仰臨界II」專欄文章〈希奇,太少希奇〉,一一七八期)。A是神性,x是不神聖的「雜音」,這「雜音」剛好把神性(A)表彰,慈愛具象為恩典,公義具象為真理,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
曾聽潮人牧師馬正遠(Jaeson Ma)說,神造音樂原本是用來敬拜祂,不過人僭奪來娛樂自己。這「音樂墮落論」在敬拜讚美圈有一定叫座力,據說,天使長路西弗執掌敬拜讚美,音樂原是給神聽,但祂墮落後把音樂帶來凡間,樂器便出現(有點像金莎朱古力落入凡間)。
這個神學好神聖,可惜,這不是基督教神學,它更像靈智主義,視受造界的享樂是一種墮落。基督教核心的道成肉身信仰,就是肯定「物質彰顯自己本質」作為神恩的表彰。當音樂撫摸人心、讓人心快慰,就像美酒為神所賜一樣,叫人得享美福,承認這是「恩典」就是敬拜!
當「五條人」帶著大家投入時,大家都笑了。為甚麼?那是「好玩」,音樂是好玩的!基督徒音樂好感性,好美麗,但不好玩。這不能用「他們肩負使命」來辯護,難道你說「五條人」沒有音樂使命?真正的原因是,他們不認識道成肉身,不知道那是幽默感的根基。我們可以笑,因為道成肉身就是上帝的幽默:神性昭彰,竟是凡人。
在真理與真誠之間
敬拜音樂總是那麼完美,又怎容許單單為世情感到無奈?你太無奈又罵你沒仰望主、沒做好敬拜者!結果?一切都要在歌曲完結前「轉high」!這也很符合人想像的神聖:神聖不就是免於凡塵的覊絆嗎?只是,我們怎理解受苦節?我們又怎理解人生的中斷──死亡?全個世界都不過是一個逗號,不是句號。但我們的音樂就急於填上句號。這肯定是神學問題,不是單單觀摩就可以解決。
所以我寫了這文,而「五條人」給基督徒音樂人的一條問題,就是為甚麼聲稱擁有真理答案的基督教,總是不夠真誠赤祼?
(有關聚會由基督教善樂堂和琴〔Qin Music〕主辦,《時代論壇》及靈風書室協辦。文章分題為編者所加。)
第一一九三期.二○一○年七月十一日
|
雖說「五條人」,也只有兩位成員,起初是五位的,但隊員「結婚生仔」去了,便留下兩人,但名字保留不變。成員之一阿茂說:「我們海豐跟你們香港一樣,說人是『一條』的。」時間到了,阿茂和仁科便踢著拖鞋,拿起結他和手風琴,走到台前,阿茂用普通話把第一首歌的故事說了一遍,便用海豐話唱出來。
要講五條人的特色,角度很多,當晚會後,便有朋友從民族音樂學的角度說了一遍。林牧師忽然點了我名字,我沒說幾句就回座,因為,我看到的是一條不易解決的神學問題。要說五條人有甚麼好?那是因為他們夠地道、也夠敏銳。在田間與老伯的一席談,就變成《李阿伯》;牙痛往蚊香廠找師傅摸門釘?就變成《夢想化工廠》。小人物的故事,透視大時代的無奈。當然,也別忘他們往往用上相當長的時間,彈奏「前奏」,這個前奏,就足以帶你「入戲」。
尋找教會音樂的創意枷鎖
反省基督徒音樂?讓題材更地道不就完事了嗎?不會的。不妨觀察,有一些音樂人,例如劉以達,才華洋溢,但一「轉台」搞福音詩歌,你會驚訝他怎麼「俗套」了?放棄了他的曲風,也放棄了他的敏銳。
曾在網台「葡萄樹傳媒」策劃了一個節目,找來劉港源和文恩澄主持,旁邊我就聽他們跟嘉賓暢談。不少歌手都大談他們怎樣熱愛音樂,音樂怎樣是他們的生命--只是,這些澎湃在甚麼佈道會的演出裡,就會馬上消聲匿跡。似乎,基督徒圈子有一些不成文的枷鎖,窒息你的創作,令你必須弱智、令音樂必須被矮化,它只餘下作為佈道會warm up的功能(襯托大牧出場!)。這時候,甚麼「流著音樂的血」?「算把啦」!
先不談音樂近乎侮辱自己的與佈道會結合,單單談敬拜音樂的風格本身。當聽著「一同堂」(且慢,這不代表他們差勁)的創作,敬拜音樂要給你甚麼?當「五條人」把他們的「喲呵嗨!」穿插在音樂裡(這叫吼大概源自民謠?),我想到一個字來形容敬拜音樂:無縫(seamless)。
「無縫」的追求,不是自聖樂已有嗎?我們有大條道理把音樂變得無瑕無疵,例如甚麼「將最好獻予主」云云。無瑕,即是「遮瑕」;人誰無瑕?對不對?那麼遮掩掉的是甚麼?是身體。我要指出的是:音樂的感染力,固然是人心靈的感染力,但它是用身體傳遞的,讓別人的身體承受自你身體而來的情感。我認識福音歌手鄧婉玲,有人說她的聲線有撫平人心靈的能力--留意,能力在哪裡?在於聲線,在於身體(不是那個樂譜)!當阿茂在「喲呵嗨!」的時候,當他眉頭深鎖的彈著前奏時,是甚麼感染我們?是那份認真。認真的臉容,就夠動人。
若有人教敬拜,是教你怎控制氣氛,其實,那是教你造作。想清楚!甚麼是敬拜?就是「將身體獻上」。不是「死唱爛唱」就是獻上,而是讓「身體」甘願為神而去給別人觸碰,身體不再留為己用,而是裝載聖靈的器皿,或怒吼或婉約。
天衣無縫≠道成肉身
我敢說,若基督徒音樂不能撫摸人心,那是因為它的神學出了嚴重錯誤:它忘記了道成肉身神學的音樂實踐。「道成肉身」的邏輯是「A中有x」(詳見筆者「信仰臨界II」專欄文章〈希奇,太少希奇〉,一一七八期)。A是神性,x是不神聖的「雜音」,這「雜音」剛好把神性(A)表彰,慈愛具象為恩典,公義具象為真理,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
曾聽潮人牧師馬正遠(Jaeson Ma)說,神造音樂原本是用來敬拜祂,不過人僭奪來娛樂自己。這「音樂墮落論」在敬拜讚美圈有一定叫座力,據說,天使長路西弗執掌敬拜讚美,音樂原是給神聽,但祂墮落後把音樂帶來凡間,樂器便出現(有點像金莎朱古力落入凡間)。
這個神學好神聖,可惜,這不是基督教神學,它更像靈智主義,視受造界的享樂是一種墮落。基督教核心的道成肉身信仰,就是肯定「物質彰顯自己本質」作為神恩的表彰。當音樂撫摸人心、讓人心快慰,就像美酒為神所賜一樣,叫人得享美福,承認這是「恩典」就是敬拜!
當「五條人」帶著大家投入時,大家都笑了。為甚麼?那是「好玩」,音樂是好玩的!基督徒音樂好感性,好美麗,但不好玩。這不能用「他們肩負使命」來辯護,難道你說「五條人」沒有音樂使命?真正的原因是,他們不認識道成肉身,不知道那是幽默感的根基。我們可以笑,因為道成肉身就是上帝的幽默:神性昭彰,竟是凡人。
在真理與真誠之間
敬拜音樂總是那麼完美,又怎容許單單為世情感到無奈?你太無奈又罵你沒仰望主、沒做好敬拜者!結果?一切都要在歌曲完結前「轉high」!這也很符合人想像的神聖:神聖不就是免於凡塵的覊絆嗎?只是,我們怎理解受苦節?我們又怎理解人生的中斷──死亡?全個世界都不過是一個逗號,不是句號。但我們的音樂就急於填上句號。這肯定是神學問題,不是單單觀摩就可以解決。
所以我寫了這文,而「五條人」給基督徒音樂人的一條問題,就是為甚麼聲稱擁有真理答案的基督教,總是不夠真誠赤祼?
(有關聚會由基督教善樂堂和琴〔Qin Music〕主辦,《時代論壇》及靈風書室協辦。文章分題為編者所加。)
第一一九三期.二○一○年七月十一日
Labels: Christian faith, Christian Times, Gospel, The Chimes, 精緻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