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24, 2011
From 3C Music: 網民論-詞大過曲的不健康現象
Really agree with this article. This sums up the unhealthy music industry in the last decade or two. Share this with friends.
The original post can be found here.
網民論:詞大過曲的不健康現象
誰謀殺了香港樂壇
AUTHOR // lewis
唱片業界高層年年月月的強調網上非法下載怎麼影響音樂事業,是十分聰明的說法。因為一個說得迫真的謊言,總有三分真,以魚目混珠。網民在網上下載音樂,害到了音樂人的生計,也害到了唱片業高層、經理人公司的利錢,眾生周知,這些非關音樂之關節,卻是利之所在。非法下載,是毀了他們,而不是毀了音樂。因為本地音樂工業也有份毀在他們的操作上,本來無一物,又何處惹塵埃。
陳奕迅近年的表現,便讓人看見本地主流音樂圈的困局。陳奕迅作為一個受歡迎的歌手,已是最一夫當關的一個。但近年他唱的、派的,都是悶出個鳥來。美其名是講究歌詞,其實是不斷重覆相同的曲式,以歌詞來作為打動觀眾的唯一武器。香港寫歌詞的,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那幾個寫出來的,都是千錘百練的佳作。要感嘆的,先不是詞大於曲的歌壇現狀,而是主流聽眾本身就是閱讀歌詞而非聽歌缺乏對音樂的理解、想像,又不嘗試包容、享受其他類型的音樂。香港聽眾之所鐘愛讀詞,也許是舉世無雙。因為音樂始終是抽象的,但歌詞則是具體的。你問他喜歡那首歌,他可能說我喜歡哪首哪首歌——的歌詞。
既然主流聽眾左右大眾,是營利之所在,那麼歌手的投其所好,便顯得正常不過。無謂跟錢作對。陳奕迅對音樂的觸覺、企圖心、是應該被肯定的。但身在局中,亦無力對抗歌迷的品味。所以他還是要派《沙龍》、《無人之境》、《陀飛輪》等等樂曲面目迷糊的「詞歌」。大家現在都是品牌效應,陳奕迅唱的,大家都會聽會唱。到最近的《苦瓜》,還是同類的歌。陳奕迅絕對可以做更好聽更好玩的歌,但別忘記他有妻有女,無謂跟生計作對。
唱片業的高層,對群眾的品味當然也有失中之察。看他們不停推出那些一味賣樣或是一味爆肺,而完全不為之建立獨特形象。推新人就像入賭場賭錢一樣隨便。但是作為像陳奕迅這類深知聽眾口味的音樂人,抓到了鹿,又能如何?看他近年唱歌,我看見他臉上有時會閃過一剎無奈,此意難平也。聽眾對音符要是有對歌詞十分一的敏感,也許今天的陳奕迅也不致落得如此沉悶,蛟龍游淺水。
上層的崩局是高層做成、下層的悶局是市場造成。市場是甚麼?是你和我,是會消費音樂(唱k也是一種消費)的所有人。當你其實也是讀詞而非聽歌,欣賞《無人之境》多於《Allegro, Opus 3.3 a.m.》,也就別問為甚麼香港樂壇為何千人一面。歌手是服務聽眾的,你自己要的歌,朝秦不要暮楚。
做演唱會是賺錢,但也要歌手本身有廣大聽眾群。唱片公司近年推的新人,一點形像也沒有。個個像超級巨星們平凡。認樣子也成問題的時候,更不要說到開演唱會。於是,近年的生態是出碟當宣傳,蝕少少當宣傳費。但當你的歌的質素連last一個長一點的周期也做不到,網上下載又說非法,試聽得二十秒,不知道你的歌怎麼傳唱。最近看明哥的訪問,充份顯示他的識見。即使他的歌的歌詞常在旁人之上,他亦說:
「其實我和人山人海,一直都更關注音樂上有趣的點子,音樂有時要用一種’很音樂’的方法去表達。在這方面其實中國比西方要落後許多,因為大家都太看重文字,很多人會研究林夕和黃偉文的歌詞,但從來沒有人會說這首歌的編排把音樂帶到一個新的領域。」
羊毛出在羊身上。歌手的惡俗,也不過是反映了香港人的壞品味。能把陳奕迅迫成現在的暮氣沉沉,聽眾們也應自我反省。謀殺香港樂壇的,正是你自己。
|
The original post can be found here.
網民論:詞大過曲的不健康現象
誰謀殺了香港樂壇
AUTHOR // lewis
唱片業界高層年年月月的強調網上非法下載怎麼影響音樂事業,是十分聰明的說法。因為一個說得迫真的謊言,總有三分真,以魚目混珠。網民在網上下載音樂,害到了音樂人的生計,也害到了唱片業高層、經理人公司的利錢,眾生周知,這些非關音樂之關節,卻是利之所在。非法下載,是毀了他們,而不是毀了音樂。因為本地音樂工業也有份毀在他們的操作上,本來無一物,又何處惹塵埃。
陳奕迅近年的表現,便讓人看見本地主流音樂圈的困局。陳奕迅作為一個受歡迎的歌手,已是最一夫當關的一個。但近年他唱的、派的,都是悶出個鳥來。美其名是講究歌詞,其實是不斷重覆相同的曲式,以歌詞來作為打動觀眾的唯一武器。香港寫歌詞的,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那幾個寫出來的,都是千錘百練的佳作。要感嘆的,先不是詞大於曲的歌壇現狀,而是主流聽眾本身就是閱讀歌詞而非聽歌缺乏對音樂的理解、想像,又不嘗試包容、享受其他類型的音樂。香港聽眾之所鐘愛讀詞,也許是舉世無雙。因為音樂始終是抽象的,但歌詞則是具體的。你問他喜歡那首歌,他可能說我喜歡哪首哪首歌——的歌詞。
既然主流聽眾左右大眾,是營利之所在,那麼歌手的投其所好,便顯得正常不過。無謂跟錢作對。陳奕迅對音樂的觸覺、企圖心、是應該被肯定的。但身在局中,亦無力對抗歌迷的品味。所以他還是要派《沙龍》、《無人之境》、《陀飛輪》等等樂曲面目迷糊的「詞歌」。大家現在都是品牌效應,陳奕迅唱的,大家都會聽會唱。到最近的《苦瓜》,還是同類的歌。陳奕迅絕對可以做更好聽更好玩的歌,但別忘記他有妻有女,無謂跟生計作對。
唱片業的高層,對群眾的品味當然也有失中之察。看他們不停推出那些一味賣樣或是一味爆肺,而完全不為之建立獨特形象。推新人就像入賭場賭錢一樣隨便。但是作為像陳奕迅這類深知聽眾口味的音樂人,抓到了鹿,又能如何?看他近年唱歌,我看見他臉上有時會閃過一剎無奈,此意難平也。聽眾對音符要是有對歌詞十分一的敏感,也許今天的陳奕迅也不致落得如此沉悶,蛟龍游淺水。
上層的崩局是高層做成、下層的悶局是市場造成。市場是甚麼?是你和我,是會消費音樂(唱k也是一種消費)的所有人。當你其實也是讀詞而非聽歌,欣賞《無人之境》多於《Allegro, Opus 3.3 a.m.》,也就別問為甚麼香港樂壇為何千人一面。歌手是服務聽眾的,你自己要的歌,朝秦不要暮楚。
做演唱會是賺錢,但也要歌手本身有廣大聽眾群。唱片公司近年推的新人,一點形像也沒有。個個像超級巨星們平凡。認樣子也成問題的時候,更不要說到開演唱會。於是,近年的生態是出碟當宣傳,蝕少少當宣傳費。但當你的歌的質素連last一個長一點的周期也做不到,網上下載又說非法,試聽得二十秒,不知道你的歌怎麼傳唱。最近看明哥的訪問,充份顯示他的識見。即使他的歌的歌詞常在旁人之上,他亦說:
「其實我和人山人海,一直都更關注音樂上有趣的點子,音樂有時要用一種’很音樂’的方法去表達。在這方面其實中國比西方要落後許多,因為大家都太看重文字,很多人會研究林夕和黃偉文的歌詞,但從來沒有人會說這首歌的編排把音樂帶到一個新的領域。」
羊毛出在羊身上。歌手的惡俗,也不過是反映了香港人的壞品味。能把陳奕迅迫成現在的暮氣沉沉,聽眾們也應自我反省。謀殺香港樂壇的,正是你自己。
Labels: 3C Music, Eason Chan, HK music indus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