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20, 2010
From 耳东 blog: 我还是比较喜欢《钟声》多於郑秀文的《Faith 信》。
Original title: 睡不着觉怎么办?
Original post can be found here.
最近养成了很不好的习惯,半夜两三点才睡,几天下来,两点以前怎么都睡不着了。于是爬起来上网,瞎逛,打开试听网站听歌——这个倒是一个新养成的好习惯,从今往后,我会尽量少下载,能在线听就在线听,反正这肯定是大势所趋,以后都云计算、云存储了,硬盘早晚要被淘汰。
我现在正在听一张叫《钟声》的唱片,这是一张可能被很多人错过的粤语唱片,歌手及创作者是名不见经传的钟一匡和钟一诺兄弟俩。所谓名不见经传,当然是就“内地媒体”而言,但其实,哥俩早已名声在外。身为口琴师的钟一匡甚至还入选过美国的口琴名人榜,并被华盛顿邮报选为最顶尖音乐人。
这是文案说的,不知道是否有夸张,但我亲耳听到的是,《钟声》是一张非常优美、悦耳又不乏生气的唱片。这张唱片以黑人音乐打底,在R&B、Blues、Soul和Rap等风格之间往来穿梭,却一点也不显得杂乱,反而是让人听完内心一片宁静,原本喜欢在深夜蠢蠢欲动的负面情绪这会儿都丝毫不见动静。这大概也跟歌里三句不离“耶稣”有关。《钟声》不仅仅是一张黑人音乐唱片,还是一张福音唱片,福音音乐是最好的“疗伤”音乐,比那种所谓“疗伤系”强多了——“疗伤系”其实是打着“疗伤”的名义贩卖悲情而已,而“福音音乐”则是真正帮人放空心灵。
09年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香港乐坛出了好几张福音唱片,除了《钟声》,还有郑秀文的《Faith 信》和刘以达的《Love Misson》等。香港人去年被金融风暴伤得不轻啊。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靓声”成了香港唱片的一大卖点。李克勤新碟主打的也是这个。看来,香港发烧碟市场仍然。关于郑秀文新碟,我半个月前写在给《当代歌坛》的新专栏里了,差不多该出了吧。我觉得Sammi的歌迷看了可能会不太高兴,我不太喜欢《Faith 信》,我还是比较喜欢郑秀文的《明日风尚》专栏,以及,《钟声》。
-耳东
钟一匡与钟一诺的粤语专辑在国内大概没有人会提起,个人觉得钟两兄弟的创作较为耐听,在普遍浮躁的音乐市场不可多得,同样推荐
-光の月餅
|
Original post can be found here.
最近养成了很不好的习惯,半夜两三点才睡,几天下来,两点以前怎么都睡不着了。于是爬起来上网,瞎逛,打开试听网站听歌——这个倒是一个新养成的好习惯,从今往后,我会尽量少下载,能在线听就在线听,反正这肯定是大势所趋,以后都云计算、云存储了,硬盘早晚要被淘汰。
我现在正在听一张叫《钟声》的唱片,这是一张可能被很多人错过的粤语唱片,歌手及创作者是名不见经传的钟一匡和钟一诺兄弟俩。所谓名不见经传,当然是就“内地媒体”而言,但其实,哥俩早已名声在外。身为口琴师的钟一匡甚至还入选过美国的口琴名人榜,并被华盛顿邮报选为最顶尖音乐人。
这是文案说的,不知道是否有夸张,但我亲耳听到的是,《钟声》是一张非常优美、悦耳又不乏生气的唱片。这张唱片以黑人音乐打底,在R&B、Blues、Soul和Rap等风格之间往来穿梭,却一点也不显得杂乱,反而是让人听完内心一片宁静,原本喜欢在深夜蠢蠢欲动的负面情绪这会儿都丝毫不见动静。这大概也跟歌里三句不离“耶稣”有关。《钟声》不仅仅是一张黑人音乐唱片,还是一张福音唱片,福音音乐是最好的“疗伤”音乐,比那种所谓“疗伤系”强多了——“疗伤系”其实是打着“疗伤”的名义贩卖悲情而已,而“福音音乐”则是真正帮人放空心灵。
09年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香港乐坛出了好几张福音唱片,除了《钟声》,还有郑秀文的《Faith 信》和刘以达的《Love Misson》等。香港人去年被金融风暴伤得不轻啊。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靓声”成了香港唱片的一大卖点。李克勤新碟主打的也是这个。看来,香港发烧碟市场仍然。关于郑秀文新碟,我半个月前写在给《当代歌坛》的新专栏里了,差不多该出了吧。我觉得Sammi的歌迷看了可能会不太高兴,我不太喜欢《Faith 信》,我还是比较喜欢郑秀文的《明日风尚》专栏,以及,《钟声》。
-耳东
钟一匡与钟一诺的粤语专辑在国内大概没有人会提起,个人觉得钟两兄弟的创作较为耐听,在普遍浮躁的音乐市场不可多得,同样推荐
-光の月餅
Labels: Henry Chung, Roger Chung, Sammi Cheng, The Chimes, 鄭秀文, 鍾一匡, 鍾一諾, 鐘聲
|